|
|
||||
这篇基本是我看了 千字文 大大在lofter发的“左将军府二三事”后产生诸多脑补,故写下这篇 另千字文大大的文绝对高手气质,读起来非常痛快,强烈推荐大家去拜读 ~~~~~ 接连几日,军师外出都江堰巡查不在府中,董允和费祎几次去堂前帮忙见不到诸葛亮,竟觉得生活黯淡无光,看来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委实难。 这日刘备堂内考问刘禅功课,身为伴读亦陪立在侧,然这断断续续的背诵声实听的费董二人冷汗直流,深怕少主一会接不下去,主公发怒起来责罚,军师不在,卻要上哪搬救兵啊。 这时,侍从来报,‟军师求见。”一句话让堂内所有人如获大赦,刘备亦相当欣喜,“快请!” 诸葛亮飘然入室,照例他外出回来需行大礼,费董二人早已见惯军师每次行礼,衣带不及碰地便被主公扶起,今日刘备却是连奉揖的机会都不给便上前托住。 ‟孔明身体不适?” ‟路上小染风寒,并无大碍。” 董允这才注意到诸葛亮脸色略白,声音不似平常清亮,他与费祎交换眼神,暗自惊佩主公关察细微至此。 “怎不先去休息,来日面见也是一样的。” “谢主公关心,亮便先行告退,明日再来诉职。” “孔明回府怕也不会好好安歇,不如在别院歇下。”说着刘备使了个眼色,费祎机灵会意,上前搀扶。 别院离正堂不远,是主公特意留做军师休息用,偶尔办公晚了,诸葛亮便宿于此,费董二人皆是第一次进,小院布置错落有致,门前栽有小片的竹林,朴素高雅,如同主公其他的赏赐,皆在投其所好。 侍者伺候诸葛亮除去外衣,董允忙去沏茶,见诸葛亮坐于榻上,许因放松下来,这才让人看出他神情疲惫,雪白的中衣衬得脸上更无血色,心下一惊,正想出声,刘备已走进来,身后跟着两名医者,“孔明,躺下。” 医官告退,二人亦随主公走出房间, “董郎,去与你父亲说,孤会多派几名书佐协助,劳他辛苦些,另外这几日有积压未能决之事,先拿来与孤商议。” “是。” 傍晚,两人下学后悄悄摸到别院探头,心里担心却不敢打扰,正踌躇着,却见主公沉着脸出来,身后跟着几名唯唯诺诺的医官,在廊下交谈几句,房内传来轻轻地呛咳声,主公随及转身入内。 二人紧跟入内,也只敢远远张望,军师在榻上睡着,额上搭着方巾,似是高热未退 "主公,下官为军师施针"刘备点点头,目光未从孔明身上移开。 虽说人食五谷,皆会生病,但第一次见潇洒似神仙的军师如此,实是令人揪心,二人不敢说话,静静站着。过了好一会,刘备才终于注意到他们,眼神飘了过来"先下去吧,别担心。" 次日一早董和便领着两人到别院探望,军师似乎刚用过膳,半卧榻上养神,三人入内行礼,见他气色不佳不敢打扰,寒暄几句退出。 董和转向堂前办公,二人入阁陪伴少主,下学后来到前堂,却见刘备坐于案后,埋首于一堆竹简中,二人忙行大礼, “无须多礼,听孔明说你二人聪慧机敏,这些天便来帮忙。”刘备温和的说,费董二人遵命,之后每日清早随董和进堂,直待到晚上,与一众书佐忙忙碌碌,整理文书抄写条例。 而向来不管府事的左将军,一反常态,數日來不是与董公议事,就是埋首公文,唯一不在的时间便是到别院监督一人用膳喝药。 虽然与军师在时速度不能相比,但那小山一样的公文,终是肉眼可见的减少。 “这几日真是大开眼界,原以为主公一向不过问这些事,为何……”趁着某天晚上,主公和董公离开,两人向张裔——前两天府中忙不过来,被主公抓来核算粮数——提出心中疑问, “诸事繁重,董公一人如何负荷,主公既不让军师工作,自要想办法消化,否则积压至军师病愈回来,岂不还要累坏。”张裔边答,眼睛仍不离眼前的文书,手下挥笔不停,这般一心多用的态度,倒与军师相似 “道理祎懂得,只是没想到……”没想到主公平日不管事,真要做起来还是可以的,费祎想着这般大逆不道的话要怎么委婉出口 张裔察觉他的心思,抬头一笑“左将军主外,内政的确不是专长……但费郎也想多了,主公虽将一应事务交与军师,却非不闻不问,只是且敬且信,军师令出及行,故不易察觉罷了。”二人连连颔首。 “总算做完了” 张裔把笔一放,伸展了一下筋骨说 “天晚了,送你们吧。”见二人还有迟疑,又安慰道“不用担心,下午裔去探望过,军师不日便可恢复理事,此后想来也会多注意些。” 说着走下堂,费董二人赶紧跟上,忍不住腹诽“军师是在养病,怎么张公说的像犯错禁足一样呢。" | |||||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 |||||
|
|
||||
我发现我发错版区了,一直以为这是水区啊,但我好象没有权利删掉,抱歉抱歉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
看了这个贴,我去找千字文大大了,你成功解救了文荒的我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
很好~~但你也给我留句评论嘛!!数字君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