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到底“匡扶汉室”是谁的理想?
楼主
mone21 2017-11-08 11:58:39
也就是说:刘备始终把匡扶汉室作为自己的使命,是因为诸葛亮的缘故。(因为相比而言,诸葛亮的内心对“匡扶汉室”有更深程度的执着和毅力)

暂且假设:刘备在没有遇到诸葛亮以前,他其实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的。不像曹操,当时曹操有明确的目标,要自立为王。刘备有目标,但是不明确,他的目标是灭曹复汉,但是很显然,他打不过曹操,实力而言他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如果一直执着的去打曹操而没有任何手段和方式方法,他只会痛苦一辈子,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反而被曹操所灭。你让他自己割据称雄,建国自立,成功的希望也非常小。
所以,荆州的7年里,他内心应该是既迷茫又痛苦
他不知道未来怎么办,虽然他有最勇的关羽张飞,也有孙乾糜竺,头衔和名片拿出来也都响当当,口碑人气也不错,但是未来在哪里,他找不到。他也不知道怎么给关羽张飞这些好兄弟一个宽广的未来。

遇到诸葛亮,改变他后来的整个半生
隆中对有完整的方向和策略,让他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让他第一次拥有了明确的目标:
他要匡扶汉室,以正行道义来教(一)化(统)天下,而不是像曹操那样简单粗暴靠奸诈狡猾以及暴力来统一天下
然后他整个人生才开始真正的燃起来

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他自己有没有说过“匡扶汉室”这四个具体的字呢?
他隐约有目标,但是不坚定,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因为没有策略方式和方法

所以说起来,对“匡扶汉室”这个理想的执着,诸葛亮比刘备更甚
如果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他大概也不会把“匡扶汉室”列为自己一生既明确又清晰的目标

看看诸葛亮后来六出祁山,就知道诸葛亮对“匡扶汉室”和“正统”的执着
如何理解“正统”
正:正义,道义,公义(《三国演义》就是演出了什么是这三义)
统:用正义、道义和公义来教化天下,一统天下(重点在要有明君和贤臣),壮哉中华

刘备虽然脑子里没有这么清晰的正统的定义,但是他的行为是沾边的,不像曹操和孙权,都差太远

总之就是,诸葛亮对“匡扶汉室”这四个字的执着比刘备深多了
刘禅后来为什么扶不起来,因为刘备先天基因里可能这方面本身就不强烈,至少他没有诸葛亮强烈
诸葛亮在很小的年纪,他就知道自己这辈子是来做什么的,他要走政治这条路来发挥“正统”,但是他不想做君王,他的目标是辅佐君王的贤相,所以他不断储备知识,应用实践、融会贯通,做好充分的准备,等辅佐的人选一出现,一举出(套路)山(对方)

刘备呢,从小他对走政治路线发挥“正统”的觉悟不明显,不然他大概也不会去爱好那些美衣服和犬马之类的东西去浪费宝贵时间,但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吸引人气确实是一个君主的必要条件,他这是歪打正着哈哈。
后来遇到诸葛亮被激发出来那也是后天的因缘
刘禅先天没有遗传到,后天的时局因缘也没被有缘的对象激发出来,毕竟刘禅不是刘备,诸葛亮也激发不出来,才会很自然而然的扶不起来

为了“正统”二字,诸葛亮一次次北伐,一定有人怀疑他打完曹操要自立为王
所以他写了《出师表》,十几次提到先帝,就是告诉别人因为这是先帝的遗愿,我受先帝三顾之恩,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实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终身理想和使命呢

这也正是诸葛亮伟大的地方
遇到刘备后,一方面,他毫无痕迹的引导着刘备,让刘备的方向和自己的方向合而为一(其实谈不上诸葛亮自己的方向,若他没有私心,一切是为公,他的方向就基本上就等于上天的方向、自然的方向、人心所向的方向),一方面,他在行为和各方面都作了一名非常合格且无可挑剔的臣子
刘备死后,他很自然的把他的理想和刘备的理想合而为一,毕生奋斗
说起来,最后悲风五丈原,他内心应该是非常安宁了,他这一生的路径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几次关键点上(比如选择刘备、帮助刘备占据城池,伐吴时冷静接受,刘备死后如何应对他所面临的处境),他没有歪掉任何一点
而且他跟刘备的互动也真的是做到了无可挑剔,刘备对他的认可毫无挑剔,他对刘备的认可也毫无挑剔

刘备当时决定伐吴,他必然很清楚,改变了联合东吴这一决策方针,后面的路会很不好走
但是不好走,也要坚持走,当初刚下山时,既然能够让没有半座城池的刘备后来登帝,现在就算破坏了联吴的策略,刘备也翘辫子了,未来的路再难走,他也会继续坚持走下去的

如果你让刘备重来再选一次,大概还是不会有任何改变,以他的人生轨迹和一生的性情,决定伐吴是必然的(必然性+无奈性)
诸葛亮改变不了他,后来大概诸葛亮也想通了,随他去吧,刘备虽然成为不了出色的君王和政治家,但是可以成为一名教化家名垂千古(为了兄弟重情重义至此)何尝不是美名传万代

但是刘备的死对他影响太大了,一下子多了很多让他操心的事情,再加上北伐这个坚定不移的目标,他的精力体力透支太严重
导致最后真的是累死的,这也何尝不也是他人生轨迹的必然性。
他难道不懂分级管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说吗?肯定懂,但是能力和默契上能和他相当的人太少了,而且有时候刚刚培养出了一个跟他默契和能力相当人,可能不久就战死了,他很无奈。所以累死这件事,真的是扭转不了。也是必然性+无奈性




---此帖由mone21在2017/11/8 17:55:08编辑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分享
Re:
2
云栈萦纡 2017-11-10 12:30:54
我觉得匡扶汉室本身就是大贝贝的理想,他缺少的是政治和战略方面的具体目标和方向。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大义是什么?大义就是讨伐奸臣匡扶倾颓的汉室。也就是说,他有匡扶汉室的这个理想,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实现。因为每个长期、宏伟的目标,都是由一个个短期和具体的目标组成的,没有具体的方略,理想也好使命也好都是空谈。而大贝贝恰好就是只有匡扶汉室这个大而空的理想,缺少具体的政治和战略方面的规划,这才导致忙了半天也没什么建树。他也不是不够坚定,不够坚定也做不到屡败屡战,好像只打不死的小强,就算迷茫他也没想过放弃,所以才会去找诸葛亮询问该怎么做。

而隆中对就是诸葛亮为了实现他匡扶汉室的这个理想给他准备的一个具体战略规划。先占荆湘,再图巴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两军并出,收复中原,中兴汉室。瞧瞧,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一步步的短期方略都有了。匡扶汉室不是诸葛亮给他的理想,应该是他们两个共同的理想,不然也不会走到一起去。只不过一个既有理想又有具体规划但没有实施条件,一个有理想有实施条件但却没有具体规划。

所以说大贝贝东征是可以理解的。他自从有了隆中对这个战略规划以后就是按照它一步步做下来的,他和诸葛亮都清楚荆州的战略意义,所以不可能放弃它,更何况原本就是东吴先撕毁盟约,道义上也是大贝贝这边占理,只不过两人都没想到竟然惨败成这样而已。

另外,并不是说打了这一仗,孙刘联盟就不可能复原了。两个政权之间上一秒打得热火朝天下一秒就谈和建交也很正常,重点是只要孙权还想着自立,这个联盟就是必要的,或者说至少短时间之内是必要的。这点已经被历史佐证过了嗯。






---此回复由云栈萦纡在2017/11/10 18:34:31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3
衔月阁主 2017-11-13 00:18:05
同意楼上。匡扶汉室本身就是备备的梦想,这一点从他初见诸葛时所说的话就能看出来。而诸葛出山时说的是“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所以亮亮所做的一切可以理解为是报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4
衔月阁主 2017-11-13 00:18:05
同意楼上。匡扶汉室本身就是备备的梦想,这一点从他初见诸葛时所说的话就能看出来。而诸葛出山时说的是“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所以亮亮所做的一切可以理解为是报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5
2017-11-13 01:11:38
其实没必要讨论是谁的理想,我觉得这俩人一直把匡扶汉室当成一块政治上的金字招牌吧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6
云栈萦纡 2017-11-13 08:16:32

引用 亮 在 2017/11/13 1:11:38 时发表的内容:
其实没必要讨论是谁的理想,我觉得这俩人一直把匡扶汉室当成一块政治上的金字招牌吧


理想还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没有理想,或者说是信仰的支撑,是很难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对于丞相来说,报先帝知遇的确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但如果仅仅只是为这一点的话,和愚忠也并没有什么区别。丞相是有大智慧的人,并不会做这种事。
---此回复由云栈萦纡在2017/11/13 8:24:08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7
hailan 2018-10-29 14:19:21
同意四楼的观点,与其说匡扶汉室是玄亮理想的核心,我更倾向于这是一块政治招牌,他们的理想更在于终结乱世,天下承平,还百姓一个清明世界?仅是个人观点,可能作为现代人无法理解古人对于正统,血脉的执着,但民本的精神是古今贯通的,从这个角度更能理解他们。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8
ilightfire 2018-11-02 11:15:57
我一直觉得正是因为匡扶汉室丶给百姓一个太平天下是两人共同的理想,他们才会走在一起,才会有如鱼得水之说。也许具体要怎麽达成这个梦想刘备一开始的确是迷茫的,但是这个目标一直都存在,只是以他当时的力量太过虚无飘渺,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而孔明则是有一堆想法但是没有人去实现,所以两个人才会一拍即合。我一直认为鱼水君臣之间其实是很平等的,并没有谁为谁实现什麽,他们一直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的,因为他们有这一样的梦想。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9
cyan737 2018-12-03 21:05:17
同意四楼,匡扶汉室只是个政治招牌而已,给百姓太平天下是理想。那些英雄豪杰里,只有刘备最符合诸葛亮的理想需求。
做事都讲求名正言顺,刘邦血脉是天然政治资本。曹氏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为了名正言顺,,而相较之下,吴就比较尴尬了。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10
13305235982 2020-01-17 18:47:30

我觉得,刘备匡扶汉室的理想一开始就是明确的,只是苦于没有具体的策略。而诸葛亮的加入弥补了这一缺陷,为刘备提供了匡扶汉室的可行计划,在一些细节上还改变了刘备以往打了败仗就依附于人的思想(争取到了孙刘平等的联盟)

至于诸葛亮,我觉得他加入刘备集团和鞠躬尽瘁的原因是 共同理想+三顾的知遇之恩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11
14509121618 2021-08-08 02:37:57
匡扶汉室本来就是刘备的理想,易中天说,这是诸葛自己的理想,然后刘备到了后期已经没有这个理想了,这就是在高级黑诸葛亮。表面上说他为理想献身,其实就是在说他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架空皇帝之类的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12
19895967651 2022-12-26 22:27:55
同意四楼,匡扶汉室确实是政治上的金字招牌,同样是瓜分东汉末年这块大蛋糕,为何不名正言顺一点?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13
17863157849 2023-03-08 07:45:39
我不这样觉得诶,我也认为匡扶汉室本来就是备备的理想,亮亮肯定也是有扶汉的理想的,他们两个应该是相遇之后志同道合,这种理想都更为坚定了,亮亮被备备点燃了心中的火,所以他愿意为这个理想而奋斗终生,也愿意付出一切,备备则是更有信心去匡扶汉室了,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俩应该互为彼此的一部分精神支柱吧。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快速回复: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