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孙吴前期大佬徐琨 受三国演义影响,大家都把周瑜当作是孙策的左膀右臂心腹将领,虽然周瑜孙策年少相识升堂拜母分纳二桥是事实,但周瑜在孙策军中并不能算地位最高的将领。 周瑜在孙策起兵初渡江的时候曾经率众相助,但当时两人都是袁术的部下,属于同僚。周瑜的从父周尚是袁术任命的丹阳太守,而孙策渡江的地点在丹阳郡境内,周尚理应相助。在成功扫平丹阳一带的势力后,周瑜就回到了周尚所在处,之后又因为袁术的人事安排而和周尚一起来到了寿春。袁术建号时,孙策写信与袁术断绝关系,此时周瑜是在袁术帐下的。直到袁术去世前一年,周瑜才找到机会离开袁术正式投靠孙策。因而周瑜在孙策手下资历并不深,甚至不如太史慈,不过他是携带人马而来,算得上是一位股东,地位也较高。 但真要说起孙策手下地位最高的几位将领,应该是吴景、孙贲、孙辅、徐琨这几人。其中吴景是孙策的舅舅,孙贲孙辅是孙策的堂兄,徐琨是孙策的表哥。徐琨的母亲是孙坚的妹妹,孙坚在世时徐琨就跟随孙坚四处征讨,并且得到了偏将军的官职,其地位甚至超过吴景和孙贲(孙辅资历比他们三位都要浅),是孙坚军的核心将领。 孙策起兵后徐琨率众追随。比较尴尬的是当时孙策还只是一名校尉(代理殄寇将军),地位并不高于徐琨,甚至孙策私底下还认为徐琨兵权太重,有些防备。 初,袁术遣从弟胤为丹杨,策令琨讨而代之。会景还,以景前在仕丹杨,宽仁得众,吏民所思,而琨手下兵多,策嫌其太重,且方攻伐,宜得琨众,乃复用景,召琨还吴。 由此能看出,徐琨作为孙坚的外甥和旧将,在当时孙家军当中的威望和权力相当高。孙策死后,孙权继位成为讨逆将军,而徐琨当时的官职是平虏将军,并不在孙权之下。同时,孙权还很丧心病狂地娶了徐琨的女儿,因而徐琨既是孙权的表哥,又是孙权的岳父... 以徐琨的地位,加上孙徐两家世代通婚的关系,徐家应该可以成为东吴的夏侯家,徐琨也能成为东吴的夏侯惇。可惜徐琨不幸战死于江夏,这之后徐家也没有再出现能够在各方面与徐琨相比肩的人物,使得徐家最终没能成为东吴的夏侯家。 |
|||||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 |||||
|
|||||
2.刘备横扫南阳 建安七年时刘表曾经派遣刘备率兵进攻曹操,最终打到了离许都只有70公里远的叶县。同一时间曹操正在出兵黎阳,听说大本营快要被拿下的他赶紧派夏侯惇率领于禁、李典等人前去击退刘备,之后便发生了著名的博望之战,刘备用伪退火攻加伏兵的战术击败了夏侯惇和于禁。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敦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由于这场战斗记载不多,所以关注度并不高,常常被认为是一场刘备的偷家之旅,然而在杜袭传里却记录有疑似发生在这场北伐中的一次战斗。 袭逃还乡里,太祖以为西鄂长。县滨南境,寇贼纵横。时长吏皆敛民保城郭,不得农业。野荒民困,仓庾空虚。袭自知恩结于民,乃遣老弱各分散就田业,留丁强备守,吏民欢悦。会荆州出步骑万人来攻城,袭乃悉召县吏民任拒守者五十余人,与之要誓。其亲戚在外欲自营护者,恣听遣出;皆叩头愿致死。于是身执矢石,率与戮力。吏民感恩,咸为用命。临陈斩数百级,而袭众死者三十余人,其余十八人尽被创,贼得入城。袭帅伤痍吏民决围得出,死丧略尽,而无反背者。遂收散民,徙至摩陂营,吏民慕而从之如归。 杜袭所在的西鄂在刘表的地盘和叶县之间。刘表主动进攻曹操的次数极少,能找到的几乎就只有刘备的这次北伐。也就是说,刘备玩的不是偷家,他居然是一路强攻打到了叶县... 而且西鄂县在荆州州治宛城以北,且杜袭在逃出西鄂后直接跑到了远在叶县以北的摩陂而不是宛城,加上最后刘备是在宛城东北的博望迎敌,这足以证明宛城当时已经落入刘备手中,否则以博望和宛城的距离,刘备在那里布阵几乎是找死。宛城是著名坚城,刘备攻下这里对曹军造成的震慑力极大,估计远在黎阳的曹操也是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把当时还身处前线的李典给派了过去。 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於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 可惜这次作战中刘表派给刘备的部队并不多,只有步骑万人,最终刘备也没能对自己打穿南阳郡的战果做到有效巩固,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3.大忽悠陈宫 吕布袭击兖州时,留镇曹操大本营濮阳的是夏侯惇,他知道张邈叛迎吕布后,率军赶往鄄城保护曹操的家属。途中,夏侯惇和吕布相遇,双方稍一交战,不善用兵的夏侯惇居然把吕布给打退了,于是得以进入鄄城。然而事实上吕布可能是假装败退,其目的就是攻占濮阳,夺取曹操的战略物资。 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適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 另外,当时的濮阳城里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在场,那便是陈宫。 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兗州牧,据濮阳。 濮阳是东郡郡治,也是陈宫的屯兵之处。而且鄄城虽然是曹操家人所在地,但那里有荀彧和程昱镇守,并不是危险到一定要夏侯惇率军前往,所以夏侯惇之所以要离开濮阳前往鄄城迎接曹操家属很可能是陈宫的提议。 那么这下事情的脉络清晰了,张邈陈宫和吕布勾搭,同时联络兖州其他人一同叛乱。张邈在迎接吕布后,二五仔们四处响应,此时假扮忠臣登场的陈宫告诉夏侯惇事态紧急,请他赶紧前往鄄城救出曹操的家人,并且自告奋勇独自留守濮阳。夏侯惇很感动,于是照做,然后就被忽悠瞎了... 4.袁绍和曹操秘密协议 兴平元年(194)吕布趁曹操东征徐州时率军偷袭其根据地兖州,在一帮二五仔的背叛下,曹操只剩下三座城,加之时值饥荒加蝗灾,渡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直到来年收复失地后才缓过气来。 在这期间,袁绍曾经援助曹操人员物资,还提出直接将曹操纳入麾下的提议,并且曹操差点就同意了。 於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 如果光看这两段记载,会觉得袁大哥人真是好啊,这么无条件资助曹操,没有袁大哥在,曹操不知道死几回了,包括袁绍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绍耻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太祖闻,而以大将军让于绍。 但事实上,袁大哥可并不是什么活雷锋,他老人家在援助曹操的同时,还曾出兵兖州的东郡,并拿下东武阳一带。这里在吕布袭击兖州前是属于曹操的地盘,袁绍拿下来后并没有给曹操。 绍叹其能,徙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袁绍当时是有出兵兖州的,而且从事后向曹操邀功的情况来看,可以排除袁绍趁火打劫的可能性。那么,最有可能的便是袁曹双方签订了协议,袁绍援助曹操五千兵力加若干物资,而曹操转让东郡部分地盘的归属权给袁绍。 总的来说,虽然是处于燃眉之急当中,但曹操也没吃太大亏,足见袁大哥虽然打了点小算盘,不过对曹小弟还是不错的。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5.官渡北攻防战 官渡之战于二月在白马开打,袁绍拿下白马和延津是在四月,之后七月达到原武,八月进军官渡,对峙两个月后,十月因为乌巢被烧而败北,历时八个月。在四月到八月这长达四个月的时间明明占了整个战役的一半,记载却十分简略。 连营稍前,逼官渡,合战,太祖军不利,复壁。 袁绍传只用了“连营稍前”四个字就概括了这四个月的战事,曹操传记里更奇怪,写的是曹操在斩杀颜良文丑后就主动回军官渡。然而白马离官渡只有70公里左右,延津则更近。如果曹操是直接撤军离开,那么袁绍是要以怎样的速度才会用四个月才抵达官渡城下? 同时,在于禁传里也可以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於杜氏津,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 于禁传里记载了他在袁绍进军原武期间时和乐进进攻袁绍别营的经历,并且写出了很夸张的战果,然而对于曹操无法守住原武而只能退保官渡这件事却巧妙省略。 综上,可以推测,曹操并非是一下子就撤退到了官渡,而是凭借黄河附近的诸多军事据点和袁绍打了几个月的攻防战,最终这些据点纷纷被袁绍拔除,才把交战前线推到了官渡。只是这期间是属于袁绍军的高光时刻,曹军诸将里除了于禁乐进稍有表现,其余人都毫无记载。 因而史书里官渡之战前期的情况就成了曹操不断胜利不断转进,而袁绍在一路失败中打到了官渡城下。 6.曹操密下扬州 刘晔传当中有一段曹操来到寿春,讨伐当地山贼陈策的记载,同时在傅子里还记载有他同时征召了几位扬州名士观察才能的事。 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太祖问群下,可伐与不?咸云:“山峻高而谿谷深隘,守易攻难;又无之不足为损,得之不足为益。”晔曰:“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往者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天下略定,后伏先诛。夫畏死趋赏,愚知所同,故广武君为韩信画策,谓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岂况明公之德,东征西怨,先开赏募,大兵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太祖笑曰:“卿言近之!”遂遣猛将在前,大军在后,至则克策,如晔所度。太祖还,辟晔为司空仓曹掾。 然而在包括曹操及其他所有人在内的传记里都没有提到曹操有在担任司空期间来到扬州的记载。但这是难不倒我们的,于是我们又在周瑜传里找到了蛛丝马迹。 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幹往见瑜。幹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讬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幹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幹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幹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適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后三日,瑜请幹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幹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幹但笑,终无所言。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这段剧情在演义里被改编成了著名的蒋干盗书,实际上出自江表传,而且并没有记载说是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因而这里的“密下扬州”很可能和刘晔传里的寿春讨贼以及傅子中的征召扬州名士发生在同一时间。另外,在吴国其他一些人的传记里也找到被曹操拉拢的记载。 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 也就是说,曹操在官渡之战后,曾经秘密来到扬州,一方面讨伐庐江当地盗贼,一方面征召扬州名士,然后还对孙权手下比较知名的将领进行策反工作。只是这段故事没有被详细记载,只能够在几段分散的记载里以管窥豹了。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7.曹孙江夏对峙 曹操拿下荆州后,封文聘为江夏太守,文聘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二十年,期间和东吴及刘备之间多次交战,领土也多次变动,但都没有详细记载。 关于文聘和关羽的交战不多提,很多答主已经提到,总之就是魏书记载的全是关羽被吊打,事实却是战线被关羽平推到了襄阳城外。 而在江夏方面,早在赤壁之战前后,孙权便将自己领有的江夏郡一部划为蕲春郡,但五年后的相关记载里,蕲春却已经成为了曹操的地盘,中间经过不明。又过了十年,孙权才终于派贺齐和胡综率兵攻下这里。 同时在曹丕黄初三年的伐吴之战时,文聘被夏侯尚作为偏师派遣到沔口阻拦吴国援军。同时这一战里驻扎在沔水以北的贺齐因为洞口战况紧急而前往支援,孙权也在收缩防线后修筑江夏山城,而后来的记载里,沔北四县都归了曹魏。但在吴国方面,镇守这一带的夏口督领江夏太守孙奂在传记里却对这场战争毫无记载,按照惯例,恐怕是被文聘打败了。 虽然攻占蕲春郡不能确定是否与文聘有关,但沔北四县入魏则毫无疑问是文聘的手笔。三国志记载文聘“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贼不敢侵”也算是名副其实。 8.青州大战和豫州大战 在讨董联军解散后,群雄割据的初期,各势力之间摩擦不断。正好碰上青州刺史焦和、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去世,这三个地方变得混乱不堪,随即发生多方势力的混战。兖州大战由于胜出者是曹操,因而记载要稍微详细点,相比之下青州大战和豫州大战则笼罩在迷雾之中。 可以确定参与了青州大战的有刘备、单经、田楷、孔融、臧洪、曹操,算上后来加入战局的还有管亥、袁谭、公孙度和臧霸。最后青州被袁谭平定,但袁谭被曹操打败后臧霸等人又获得了青州的控制权。直到曹丕时期,青州才完全被曹魏掌控。 青州大战的一大受益者是刘备,战前他还默默无闻,战后却名满诸侯。之后天下无人再敢怠慢他(除了袁术这个奇葩),无论是陶谦、曹操、吕布、袁绍还是刘表,对刘备待遇都相当高。毫无根基的刘备何以在诸侯当中获得如此高的名望,相关史料里只找得到刘备救孔融的故事,但我相信这期间应该还发生了更多的故事。 豫州大战的参与者则有袁术、孙坚、陶谦、周昂、曹操、公孙越。因为孙坚迅速战死在荆州,外加曹操在这场大战中表现超神,袁术节节败退,被赶到了扬州的寿春,但从后面的情况来看,曹操并没有能够占领豫州。因而在军阀混战中豫州成了一个奇特的地方,唯一有实力整合豫州的袁术被曹操赶跑了,曹操自己也暂时没力量占领豫州,导致豫州一时成了没有任何大诸侯进行有力统治的地带。 兖州之乱时不知道从哪冒出一个豫州刺史郭贡来,而且只出现了一回,连他的东家是谁都不清楚。袁术兵败后也杀回过豫州,曹真之父秦邵的相关记载里还有曹操被袁术追着砍的故事。豫州境内的陈王刘宠和陈相骆俊则直到建安二年还未向任何一方诸侯臣服,坚持尊奉汉帝,然后被袁术杀害,不远处的曹操也只能干瞪眼。 同时,在官渡战胜袁绍前,曹操也没能做到对豫州有效占领。甚至袁绍南下时,招诱的豫州诸郡除了阳安郡之外居然全部响应。 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 顺带一提,刘备曾经两次被表为豫州牧,一次是入主徐州前被陶谦所表,当时豫州州治所在地沛国(这里还是曹操的老家)在陶谦的手里,第二次则是曹操表的。刘备先后在沛县屯兵数年,也算同时帮忙老祖先刘邦以及老对手曹操看了多年祖坟。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9.横行关中的马超 马超在渭水以南,潼关以西和曹操展开的战斗被称为渭南之战或者潼关之战,战场在长安的东边。 从地理上看,长安此时一定是在马超手中的,而此前根据记载,曹操任命了钟繇镇守长安,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这期间马超攻打长安的事。 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与争。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各遣子入侍。 于是有两个猜想。猜想一:马超进攻钟繇,成功拿下长安后进军潼关。猜想二:长安早就在马超手中了。 但我建议把两个猜想合二为一,也就是说,马超和钟繇本来是一路人,钟繇占领长安靠的就是马超等人。 例如钟繇曾经在官渡之战送马给曹操,这些马很可能就是马腾韩遂提供的,钟繇还率领过马超去攻打郭援。最后曹操派钟繇假道灭虢引诱马超反叛时,马超的言语中透露着对钟繇的强烈不满,表示关东人全都不可信,这反应和男友劈腿后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女性简直如出一辙。 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馀匹给军。 马超曾经率兵抢劫关中大族苏氏的老巢,苏家就在长安旁边不远处,因而钟繇要在长安站稳脚,不和马腾父子好好相处是不可能的。可以认为,钟繇在长安的威信就是靠马腾父子帮忙建立起来的,因而当马超不跟着钟繇混了的时候,把他一脚踢开,长安自然就成了马超的地盘。 因而既可以说马超攻下了长安,也可以认为长安很多年前就是马超的地盘了。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10.周瑜调略益州 周瑜提出拿下益州,统一南方,再图北伐的战略十分有名。然后正准备实施,就去世了。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但实际上周瑜可能很早就在实施自己的这套计划。尚在南郡之战时,益州将领袭肃就曾经率兵投靠周瑜。 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瑜表以肃兵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於义宜益不宜夺也。权善其言,还肃兵。 此外,刘璋手下还有一名叫做李异的将领,此人在赤壁之战后还在刘璋手下,刘备进攻成都时却成了孙权的将领。如果说他是在刘备入蜀后反叛了刘璋,那么他更应该成为刘备的部下,所以个人猜测这又是一名被周瑜策反的将领。 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 因而周瑜调略益州是一件先斩后奏的事,还没有得到孙权的同意就已经在进行了。 11.陆逊改名 熟悉陆逊的人都知道他原名叫陆议,后改名陆逊,但对于改名的时间和理由都没有记载,其记载也没有按改名先后有所区分,最奇怪的一点是,魏国史料和蜀国史料都里称其为陆议,仿佛从未改名,而吴国史料则全部称其为陆逊。 个人猜想,陆议生前从未改名,是孙权为了惩罚他而下令改其名为逊。为了惩罚某个人而强令改其姓的事情在吴国发生了多起,例如孙朗、孙峻、孙綝、孙秀。 时匡为定武中郎将,(遣)范令放火,烧损茅芒,以乏军用,范即启送匡还吴。权别其族为丁氏,禁固终身。 对于陆议而言,改他的姓没什么意义,于是选择了改名。逊这个字大概有警戒陆家的意思,让他们搞清楚自己的本分,不要妄图插手自己的家事。由于孙权没有给陆议加谥号,因而逊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谥号的作用。 孙休继位后,开始给陆议平反,追谥其为昭侯,但由于逊这个名是自己老爹起的,于是孙休也不敢改。 ---此回复由petct在2018/11/1 19:20:19编辑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12.可怕的瘟疫 三国时代人口下降幅度惊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瘟疫造成的,规模最大的几次包括建安十三年(208)、建安二十二年(217)、建安二十四年(219)和黄初四年(223)这几次。 这几次瘟疫的共同点都是伴随着大军出征,建安十三年那次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后。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这期间病死的名人包括曹冲、刘表、刘馥、李通、曹纯、刘琦、周瑜、公孙康、韩嵩。其中只有刘表年事已高,同时李通、曹纯、刘琦、周瑜、韩嵩这几人当时正巧都在瘟疫爆发地荆州,因而他们的死多半和瘟疫脱不开关系。 建安二十二年这次的瘟疫更是来势汹汹,曹植和曹丕兄弟分别留下了文字描述这场灾难: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建安七子除了已经过世的孔融和阮瑀,其余五人一同病死,司马懿的哥哥兖州刺史司马朗在曹操南征的军中感染瘟疫去世,青州刺史孙观也因箭伤不治去世。其他病死在这一年的还有鲁肃、凌统、霍峻,全部都是身处壮年,尤其凌统当时只有29岁。 建安二十四年则是襄樊战役末期孙权袭击荆州的时候。 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 袭击荆州的三名高级将领吕蒙、孙皎、蒋钦集体归天,使得陆逊一口气登上前台,《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也干脆可以改名叫瘟疫死亡传了。其他于这期间去世的人还有曹操、刘璋、司马防、徐奕、曹均、陆绩、孙贲、夏侯惇、黄忠、法正、程昱、糜竺。 这批人里多数应该是活到了正常死亡年龄,和瘟疫大概没什么关系。另外,可以开个脑洞其实孙权送给曹操的关羽人头是个病毒炸弹,因为曹操收到人头的当月就去世了... 黄初四年的这一次瘟疫爆发于江陵,先是在魏吴两军中爆发,然后被撤军的士兵带到了宛城和许昌。 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这期间去世的人有刘备、温恢、邢颙、荀纬、张既、曹彰、贾诩、曹仁。其中年纪过了六十的只有刘备和贾诩,曹仁死在不尴不尬的56岁,且死于撤军途中,很难断定是否与瘟疫有关。而其余人则年龄都不大。 实际上就连刘备也可能是躺着中了病毒,因为最初刘备的病情并不严重,但不久后成了不治之症,加上瘟疫爆发地江陵离刘备所在的白帝城并不算特别远(李白说他一天就能到)。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 另外,许昌三月时爆发瘟疫,而曹彰六月时在洛阳因急病暴毙身亡,享年只有35岁左右。世说新语里编了个曹彰被曹丕毒死的故事,实际上曹彰死于瘟疫的可能性还更大点。 ---此回复由petct在2018/11/1 19:21:23编辑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13.小沛钉子户刘皇叔 刘备收留吕布后又反被吕布袭击,最后向其投降,屯兵小沛。但后来吕布担心刘备影响力太大,又率兵攻占小沛,将其赶走。于是刘备投靠曹操,被表为豫州牧,再次回到小沛屯兵,这个事情被后汉纪记载在建安元年发生。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 这里有点意思的是,刘备被从小沛赶走后,得到了曹操提供的物资,马上又回到了小沛。至于怎么回来的,自然不会是吕布率人夹道欢迎回来的。很明显,刘备是率兵把吕布留守这一带的人马给赶跑后抢回了小沛。再之后直到建安三年九月被高顺、张辽率兵攻破小沛前,刘备在这里当了两年的钉子户。 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布由是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等攻备。九月,遂破沛城,备单身走,获其妻息。 这期间诸侯间发生了不少事,例如曹操在宛城招嫖遭遇扫黄大队检查,袁术淮南建号欲称帝被围攻等等,而刘备和吕布之间自然也不是和平相处的。这时候两人已经撕破脸了,而且小沛离吕布所在的下邳也就一百多公里,几天就能赶到,因此发生了很多冲突,例如刚刚列出的吕布买的马被刘备抢了。但吕布也不是无辜的受害者,因为在这之前他也派过人去抢刘备的麦子。 布令韩暹、杨奉取刘备地麦,以为军资。 然后他派的人双双都被刘备给砍了。 明年,左将军刘备诱奉斩之。 可以说这是一位作风相当剽悍的钉子户了。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14.孙策的挖墙脚活动 孙策在父亲不幸战死后在江都住了两年,江都在徐州广陵郡。比较奇怪的是,东道主徐州牧陶谦并不欢迎孙策,可以说是很讨厌他。 徐州牧陶谦深忌策。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 连孙策派去接回母亲的吕范也被陶谦抓起来拷问。然而史书上却没有写明陶谦为什么讨厌孙策,要知道孙策当时尚未起兵,名义上只是袁术手下亡将的家属,是个没什么实力,甚至没满20岁的少年。但如果联系到孙策手下那帮文官的来源,还是能猜出个一二。 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杨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 孙策手下的谋主张昭、张纮、秦松、陈端全部是徐州人,其中张纮可以确定是孙策在江都时就勾搭上的人才,因此也可以猜测其他几位也应该是孙策老早就开始勾搭或者是张纮帮忙介绍认识的。要知道这几个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名士,张昭拒绝过陶谦的征召,张纮更是多次拒绝朝廷三公的征召。现在这几个自己都请不动的人被孙策挖走了,陶谦不反感孙策才怪。 加上孙策这时名义上还是袁术的部下,只是呆在江都给父亲守孝,陶谦完全可能怀疑孙策是袁术派来挖走自己人才的间谍。因而后来吕范来接吴夫人的时候,就被当做间谍抓了起来。 这么一想,孙策被陶谦讨厌倒也不冤。 15.司马师坑爹 晋书记载,建安六年时曹操曾经征召司马懿做官,但司马懿不肯,于是在家装病。曹操自然不信有这么巧的事,就派人夜里去刺探,结果在司马懿高超的演技下被骗了过去。 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 司马懿这病一装就装了七年,中间为了隐瞒消息,夫人张春华还杀害了一名撞破情况的侍女。但建安十三年时,曹操却突然态度强硬地强制命令司马懿出山,否则就直接带走。 宣帝初辞魏武之命,托以风痹,尝暴书,遇暴雨,不觉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见之,后乃恐事泄致祸,遂手杀之以灭口,而亲自执爨。帝由是重之。 对于曹操为何突然发现司马懿是在装病,没人知道。而且这件事在魏略里又有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说法,说曹洪希望司马懿来辅佐自己,司马懿装病不肯,便被曹洪记恨。后来曹洪去曹操那里打小报告,于是曹操亲自来征召司马懿,司马懿马上把拐杖扔了前往。 晋宣帝好学,曹洪自以麄疏,欲屈自辅帝,帝耻往访,乃托病拄杖。洪恨之,以语太祖,太祖辟帝,乃投杖而应命也。 按照我们的一贯特色,我认为这两个故事同样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也就是司马懿先后装病拒绝了曹操和曹洪的征召,但后来被曹洪抓住了装病的把柄,于是曹洪去告诉了曹操,想要整司马懿。结果曹操命令司马懿不出山就直接抓起来,司马懿就这样出山了。 那么曹洪到底掌握了司马懿的什么把柄呢?请注意司马懿出山的时间点,是曹操担任丞相后,曹操担任丞相是建安十三年,这一年,30岁的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出生了... 所以,我猜想的实际情况是,司马懿心想自己装病已经有六年,估计曹操早忘了这回事,就把老婆肚子搞大了。第二年,一直密切关注司马懿的曹洪听说司马懿的儿子出生了,赶紧向曹操报告。 -主公听说了吗,那个得了风痹症的司马懿居然有儿子了。 -好小子,居然敢骗我!叫他快点来见我,再装病就直接给我绑过来!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16.跳槽高手庞统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说,但庞统很可能一共在四个主公手下干过。 关于庞统的出仕,三国志里只说被郡里举为功曹,但没说是谁举的。联系到庞统传把这事放在周瑜取荆州之前,因此既可能是刘表手下的太守举的,也可能是曹操手下的太守举的。加上后来的周瑜和刘备,庞统可能先后拥有过四位主公。 但实际上说庞统是跳槽高手并不准确。庞统出身荆州豪族,本身又很有名气,对于统治当地一带的官员来说,要稳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得到这些家族的支持,因而举庞统为郡吏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 而无论曹仁败走,还是周瑜病故,庞统都没有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虽然庞统已经名满江东。庞统的家族人脉和资源都在荆州,不管谁统治荆州都要和庞家合作,所以孙权将南郡割让给刘备后,庞统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刘备的部下。像这样的家族,当时还有不少。 17.曹植的军事才能 曹植以擅长诗文著称,有才高八斗之名,但并未在军事方面有所建树,但实际上曹植可能拥有不错的军事水平。 曹操一向注重对儿孙才能的培养,出征时都会带上其中几个。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曹丕就积累了不错的军事功底,史书里记载了几处他发表自己军事见解的事例。 帝初闻胡决水灌显美,谓左右诸将曰:“昔隗嚣灌略阳,而光武因其疲弊,进兵灭之。今胡决水灌显美,其事正相似,破胡事今至不久。”旬日,破胡告檄到,上大笑曰:“吾策之於帷幕之内,诸将奋击於万里之外,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未有如此也。” 同时,曹丕还写过兵法书,只是失传了。 曹植作为曹操的嫡子也多次随同出征,例如白狼山之战和赤壁之战曹植都有参与。在这期间,曹植应该表现出了相当过人的才华,因而得到了曹操极高的评价,襄樊战役曹仁被关羽包围时,曹操甚至打算派曹植去担任救援曹仁的关键任务。 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 曹丕上台后,曹植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收起性子谨慎地过了六年。但曹丕死后,曹植的生存状态又宽松了一些,于是经常给侄子曹叡上书,对时政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在《求通亲亲表》和《陈审举表》两篇文章里,曹植委婉反对曹丕曹叡父子重用外姓,打压宗室的做法,认为应该重用本族,提防外姓,《求自试表》和《谏伐辽东表》里曹植又自荐伐吴伐蜀,同时反对对辽东草率用兵,《与司马仲达书》里曹植认为司马懿对吴诱敌的策略并不可行,此外曹植还写过《汉二祖优劣论》来评价刘邦和刘秀的才能高低。 曹植的这些观点,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有可取之处,例如曹魏最后确实被司马家族夺权而亡,太和六年曹叡对公孙渊的征讨无功而返,石亭之战中司马懿的计策也同样没有实现,可见曹植确实颇有才能。 因而曹操喜爱曹植,认为他可以定大事还是很有依据的。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18.孙策预知死亡 孙策可能很早就预感到自己会死于不测。 和孙权不同,孙策在平定江东一带时,对不肯臣服的豪族采取了残酷血腥的手段。 时有乌程邹他、钱铜及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等,各聚众万馀或数千。引兵扑讨,皆攻破之。策母吴氏曰:"晟与汝父有升堂见妻之分,今其诸子兄弟皆已枭夷,独馀一老翁,何足复惮乎?"乃舍之,馀咸族诛。策自讨虎,虎高垒坚守,使其弟舆请和。许之。舆请独与策会面约。既会,策引白刃斫席,舆体动,策笑曰:"闻卿能坐跃,剿捷不常,聊戏卿耳!"舆曰:"我见刃乃然。"策知其无能也,乃以手戟投之,立死。 甚至孙策的母亲吴夫人都曾经担心孙策杀人太多,怕他死于人手,因而劝阻。 策功曹魏腾,以迕意见谴,将杀之,士大夫忧恐,计无所出。夫人乃倚大井而谓策曰:"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魏功曹在公尽规,汝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见祸之及,当先投此井中耳。"策大惊,遽释腾。夫人智略权谲,类皆如此。 连千里之外的郭嘉都认为孙策早晚会死于不测。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孙策本人对此也不会是毫无察觉,他曾经对孙权说自己的部下早晚都会是孙权的将领。 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每请会宾客,常顾权曰:"此诸君,汝之将也。" 孙策当时只有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有为之时,但却已经把孙权当做是预备的接班人。大概孙策也预料到自己随时都可能会丧命吧。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没有亮亮的呀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