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魏嘉平五年,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归顺了蜀汉25年的姜维终于执掌军政大权。 此时已经是三国时代晚期,曾经叱咤风云的第一代人、甚至是第二代人,都已经死得干干净净。司马懿于两年前去世,之后司马师接掌魏国国政。次年,孙权病逝,诸葛恪成为吴国新的执政者。 这一年蜀国发生的最大变动,是费祎遇刺身亡。在延熙十六年正月初一的岁首大会上,大将军费祎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被魏国降人郭修刺死。 对于姜维而言,费祎意外身死的最大意味,则是他终于搬开了挡在自己面前的最后一个绊脚石。 费祎挡了姜维的什么路呢? 北 伐 。 姜维原是凉州人士,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被招降。此后这些年中,姜维一直稳步升迁,从奉义将军、中监军征西将军、右监军辅汉将军、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至延熙十年(公元247年)升卫将军,与费祎共录尚书事,算是进入了决策层。 在费祎主政时,姜维一直希望能够率军北伐,但都被费祎拒绝,原因很简单,难度太大。 费祎跟姜维说,当年丞相活着的时候北伐都没能成功,我们的能力跟丞相比起来差距太远,更是难以获得成功。如果轻易北伐,万一失败了,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与其北伐,还不如保国安民,积蓄力量,希望将来有人能够实现丞相的遗志。 对此,姜维无可奈何。尽管他一再希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提兵十万北伐中原,但费祎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要费祎不同意,他就一点办法没有。 退而求其次,姜维只能是带着万把人在魏蜀的边界上游移徘徊,伺机骚扰——当然,这么点人是不可能取得什么太大的战果的,仅仅是聊以自慰而已。 如今,费祎身死,姜维终于得申己志。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姜维的想法虽然很好——北伐中原,完成丞相遗志。但实际上,他取得的成果乏善可陈。 先简单梳理一下姜维北伐的成绩: 魏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改立曹髦,魏国政局动荡。在此之前,魏国狄道长请降于蜀,姜维于是趁机出兵,但被魏将徐质击败。最终,姜维掳走魏国三县百姓。 第二年春天,魏国毌丘俭于淮南反叛,魏国朝野再次震动。八月,姜维出兵,击败魏雍州刺史胡经,杀敌万余人,这是自诸葛亮以来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大胜。但随即魏征西将军陈泰比率军救援,姜维只得退回。
而且胜利也没有那么容易,又过了一年,姜维再次出兵,这次他面对的是邓艾。邓艾料敌于先,准备充分,大败姜维,令其只能退回——此次大败,于姜维的声誉及地位影响极大。 转年,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于淮南反叛,是为“淮南三叛”。姜维闻知后,试图再次北伐。但无奈对面的司马望与邓艾却紧守城池,不与交战。姜维熬到粮尽,只能退兵。当时姜维不会想到,下一次再来,要到五年以后了。 从景耀元年到五年,姜维都没有再北伐。这些年中,他基本上都待在成都,将大量精力耗费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上。而这也可以算作是他多年来反复北伐的代价:之前钱花得太多,如今讨债的来了。 从归降蜀汉开始,姜维的事业生涯就完全在于军队,这是诸葛亮当年对于他的期许,也是他自己赖以生存的仪仗。经过几十年的成长,姜维已经成为蜀国军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号人物。 但问题是,存在感是需要实力来支撑的。姜维出身于凉州,凉州人士在蜀汉政权高层中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姜维自己也是靠了军事经历才得以侧身其中——可这反过来,又决定了他必须打胜仗才有发言权。 延熙十九年的那一场大败,算是让各种反对他的人都找到了突破口:多年北伐徒劳无功,反复出征穷兵黩武,大军出动劳民伤财等等等等......这些都成了他们攻击姜维的借口。五年之间,姜维面临的来自于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 直到景耀五年,姜维才得以再次带兵北伐。但这一次,他碰到的又是邓艾;结果又是兵败退回。 姜维甚至已经不敢再回成都,只能是躲在沓中,名为屯田,实则避祸。 《三国演义》在讲到这一段时,是说姜维得罪了刘禅的亲信宦官黄皓,因此惨遭忌恨。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其实是姜维遭到了几乎所有执政高层的反对,甚至连军界中都不乏反对的声音。 这些反对者,包括了辅国大将军董厥,右大将军阎宇,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以及……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 诸葛瞻曾经与董厥谋划,用阎宇取代姜维。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诸葛瞻对姜维的态度已经可见一斑。 而且景耀五年最后的这一次北伐,后果还不止于此。 经此一役,邓艾探知了蜀军的虚实,断定蜀国此时的兵力应该都集中于武都一带,汉中空虚。魏国朝野开始再次开始讨论伐蜀事宜。 魏国上一次伐蜀还是近二十年前,当时曹爽执政,希望通过伐蜀来增加自己的权威,最终失败而返。现如今,魏国权力完全掌握在司马昭手里。司马氏篡位在即,也需要一个大胜仗来加强声势,于是决定伐蜀。 而这一仗的结果,竟然是最终攻灭了蜀国。从刘备立国以来,蜀汉42年的基业灰飞烟灭。 一直以来,对于姜维的评价呈两级分化。 一部分人认为姜维是诸葛亮的继承者,他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学识和忠贞,以及诸葛亮矢志不渝的北伐。虽然最终没有获得成功,但悲情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千百年受人敬仰。 但同时,也有另一种相反的评价,认为姜维不顾蜀汉自身国力,兴师动众连年北伐,导致蜀汉国力大损,最终灭亡。 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我们今天不妨从战争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打仗追求的是什么?当然是胜利。同理,害怕的自然也就是失败了。可就跟这世间所有的抉择一样,战争中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进攻,都会有胜利的可能,也都会有失败的几率。这种时候,要怎么决策? 应该是分析成败收益。 那么,某次行动如果成功的收益很高,但失败的付出也很大呢? 答案是:看投注的金额和手头筹码的比例。 如果你有一百万,那么输个一两万就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你只有五万,那输一两万就能要了你的命。 当然,如果你筹码不多,却精于计算赔率,也可以叱咤赌场。每次只要赢个一两千,十来次之后也就上万了。此消彼长之下,你的优势自然会越来越大。 理解了这一层逻辑,你才可以理解诸葛亮当年北伐的一些行为:诸葛亮手中的资源远比司马懿要少,所以他必须格外珍惜手中的每一个筹码,否则一着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这让诸葛亮在每一次北伐时都深刻怀有对失败的恐惧,在几次北伐中都非常小心谨慎:第一次北伐因马谡失守街亭,第四次北伐因李严运粮不济,第五次因自己意外病逝,诸葛亮做出的决定都是及时撤兵,生怕遭受损失。 而他如此害怕失败,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蜀国的实力实在不济。他每次出征所带的,几乎已经是蜀国所能动员的最大兵力。一旦遭受重创,不仅会拖垮北伐大计,连蜀国是否能继续存在都会存疑。因此诸葛亮才绝对不肯弄险,宁愿放弃战机也不能置全军于险地。 如此再来对比姜维的北伐, 你就会发现,后者几乎一无是处。 诸葛亮之前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到了姜维时期依然存在。因此费祎在阻止姜维北伐时才会说“若不如志,悔之无及”——这既是诸葛亮此前的担忧,也是蜀国如今的现状。 但姜维用事以后,却将费祎当年的话全部抛诸脑后,一意孤行。 首先,延熙十九年、景耀五年遭遇的两次大败,对蜀汉的存续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延熙十九年的失败,令蜀国损失惨重,几乎一直到被灭国时无法恢复。这次失败,同时又导致姜维在朝堂上孤立无援,被所有人反对,从此步履维艰。而景耀五年的大败,则让魏国猜测到了蜀国的军事部署,由此引发伐蜀。 其次,准备不足,难以扩大战果。在姜维的数次北伐中,经常出现由于粮尽而退兵的局面。这种没有充分准备的战争,最后只能是变成一种骚扰——甚至由于骚扰的次数太过频繁,连“扰”的效果都没有达到。 蜀军每次都是带兵出征,粮尽而返;魏国则坐守城池之利,以逸待劳。这种作战方法,最终演变成了蜀国对自身实力的消耗。到了姜维执政晚期,同样在军队内的张翼和廖化正是基于此,对姜维的反复出征提出了批评。 因此,从表面上看,姜维跟诸葛亮一样,都是在北伐,甚至他比诸葛亮还要更为积极,更为勤勉。但细一分析,你就会发现事实不尽相同。 一样的动机,一样的行动,最终却导致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到底什么才是丞相的遗志?从表面上看,当然是“克复中原”。诸葛亮毕生心血集中于此,并最终因此而病逝于军中。所以乍看之下,北伐就是对丞相遗志最好的继承。 但是,继承丞相遗志,就真的必须坚持北伐吗? 并不见得。 诸葛亮生平五次北伐,无不经过了精心准备。每次之间平均间隔三年,都是在整兵讲武,积蓄粮草,伺机而动。 而姜维呢?总是轻举妄动,贸然出击,最后大都无果而返。即使255年的战役重创了魏军,也无法扩大战果,仅仅是杀了魏国的一万多人——但这对于魏国来说根本就无足轻重,他们随时都可以进行补充。 一场大胜,对于诸葛亮而言很有可能意味着翻转局势,但对于姜维来说却于事无补。 而且,诸葛亮当年深知北伐不可能一战而定,所以他的决策是不断消耗魏国实力,以拖垮魏国。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而到了姜维这里,情形则完全相反,魏国以逸待劳,蜀国疲惫出兵,此消彼长之下,到底是谁消谁长? 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相同的,只是表象——也只有表象。 ---此帖由petct在2019/1/22 21:12:11编辑 ---此帖由petct在2019/1/22 21:16:08编辑 ---此帖由petct在2019/1/22 21:17:26编辑 ---此帖由petct在2019/1/22 21:19:03编辑 ---此帖由petct在2019/1/22 21:20:12编辑 |
|||||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 |||||
|
|||||
天不假年,唉……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孔明的北伐是政治行为;姜维的北伐呢。。。。。不敢冒测,像是一种,为了行为而行为,或者为了集权而行为。 反正我是一直对这个人很不感冒。去岁看三国志,蒋琬传,说蒋琬后期也是要开始北伐,但打算不走祁山,而是想水陆并行,已经打造了舟船,可自己却在这时去世。。。 也是天不炎汉了。 可是我又在想,武侯当年又这么看重姜维,到底是看中了他的哪一方面?或许是私德?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天水大族,父亲是汉将,本人少年就在曹魏任职,已经有一定名气,又是精通郑学。这种身份是诸葛亮取凉州的突破口,最次也能作向导。但是诸葛亮非常真心觉得他真的“通晓军事”只怕也不见得,至少姜维在诸葛亮整个北伐期间极度缺乏将领时没有任何作为也没有任何领军记录,唯一一次出场是五伐时推测司马懿要出兵还马上就被打脸。目前有记载他第一次单独带兵是诸葛亮死后六年,他已经40岁时,而且规模很小。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以武侯的用人,不见得只看重家世名气,但细细一想,武侯喜欢的类型。 靠,他不会是马谡第二吧。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马谡彻底断送了诸葛亮的北伐成功可能性,姜维先是穷兵黩武搞得朝廷四分五裂然后一把梭哈直接亡国。还真是一对。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蒋琬执政时期,公孙渊造反,于是他去了汉中,之后蒋琬提出诸葛丞相生前五次北伐,可北边道路太过崎岖难行,于是建议换个思路改为东征,沿汉水顺江而下,联合吴国一起攻打魏兴、上庸二郡。这一计划遭到了大部分朝臣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水路进攻方便是方便,可要是攻不下上庸,想撤兵可就难了,不是一个好主意。 后来,姜维和费祎来了汉中劝说蒋琬,蒋琬让出了权力换取了两人的支持,把计划改为了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由他从西北路进军,而蒋琬则驻扎在涪县,那里水路发达,防止东北(曹魏在蜀汉的东北方)有变。 这一计划得以通过。费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确立了蒋琬费祎二元领导体制。同时,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 但是在后来曹爽发起了兴势之战,蒋琬由于年纪大并且身体不好,就把大权基本移交给了费祎,之后的费祎虽然击退了曹爽,也屯兵在汉中,但是基本啥事都没干,而且制约姜维,和姜维说“我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四年后费祎被姜维引进的降将莫名其妙刺杀,于是姜维正式执政,开始大规模北伐。(《汉晋春秋》)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北伐是对呢?还是错呢?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北伐当然是对的啊,而且是必要的。因为整个季汉的合法性和号召力都建立在兴复汉室上。而蒋费执政最大的问题在于放松了这一合法性,没有了这面旗帜和这个目标,季汉就变成了一个和其他割据政权没有区别的割据政权。到了姜维执政时整个朝廷和国家的思想其实已经变了,再加上姜维作为季汉朝庭第一人,事实上的一把手,完全不顾政务和经济也没有像诸葛亮那样时时刻刻宣讲北伐必要性合法性,同时连续北伐不但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成效反而连续大败损兵折将,所以国内民怨沸腾,民众面有菜色,而朝庭内譙周作仇国论,从根本上否认了季汉政权的合法性,军队将领全部反战。到他带兵出走拥兵自重时,事实上一向团结的季汉朝庭已经分裂。亡国已经不可逆转。所以后主在最后的几年里连续追谥赵云等功臣,又不顾礼制给相父立庙,应该就是做好了亡国的准备。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悲情的季汉。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所以说,诸葛亮是唯一的,不光是刘备的唯一,也是季汉的唯一。 他临终托付的蒋费,估计也是预料中的,延喘季汉的寿命而已。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托付给蒋费也是属于没有办法,他之前看中的接班人全都死了。蒋费也是属于矮子里面拔将军。蒋琬是建兴九年才接任长史,威望能力都不足,也不通军事。诸葛亮去世只有三年,季汉就出现大冤案,这在诸葛亮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证明这时候法制已经开始松弛了,所以杨仪这种都是公开看不起他的。费祎就更加有问题了,所谓思想散了,队伍就不好带啦。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北伐是必须的。为国为民,为理想为现实,为众生也为集团利益。我不否认,也为他自己。 只是,能把政经军法民统成一盘棋还完全控场的人,季汉是再没有了。 放眼千年中国史,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所以没啥说的只能感叹下,先主真是好命啊啊啊啊。 ---此回复由emma24lucy在2019/1/28 12:56:47编辑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大冤案?是指什么案?刘琰还是魏延案啊?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武侯去世后的第三年,蜀郡发生了一起诬陷案。被诬陷的是江原县县长朱游。而他手下的官吏常播为他鸣冤,所以遭受毒打,过了两年多,朱游和常播才出狱。 根据时间推算,诬陷他的人,是蜀郡太守吕乂。 这并不奇怪。吕乂执法严苛,喜欢任用才能平庸的文吏,因此在各郡县留有恶名。若是吕乂一时兴起,整个县长是在情理之中的。 竟然把为喊冤的好人打几千棍、更换三次监狱、幽闭两年!而且这难道就是法治了吗?丧心病狂! 而这件事最大的疑点就是时间。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蜀汉大赦,为何朱游和常播在延熙二年(公元239年)才出狱呢?而且他们出狱不是因为大赦,而是因为常播不屈不挠,案件的真相才明了。 大赦莫非是针对性大赦? 我认为很有可能确实是这样的。 无为而治时代的大赦,准确地赦免了胡作非为的豪强,却没有赦免被上司诬陷的好人,蜀汉的个别官员还对好人处以酷刑。若这样治理下去,蜀汉岂会不亡? 而且蜀汉官员似乎都处于一种无视法律的状态。吕乂已经够丧心病狂了,同传记载的官员杜祺和刘干竟然比他还不“守法”!王平“遵履法度”还值得陈寿记载,可见与他同时的蜀汉官员无视法律,要不然惜墨如金的陈寿怎会写下这句话? 陈寿评价蒋琬和费祎“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的原因显而易见:他们根本没做到真正的无为而治,他们蔑视法律,炮制冤假错案,赦免作奸犯科者,致使国家逐渐混乱衰败。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这个说得有点过了。以猜测来定冤否,资料证据呢?怎么就证明江源县长是被冤的?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我觉得吧,若是要干大事,还是要讲个天时地利人和。 北伐本身对于季汉来说肯定是正确的政策,但是得看什么情况下执行。之前丞相每次出兵,无不为此深思熟虑。每一次,都殚精竭虑地去寻找那个最合适的时间节点,谨小慎微,把每个可能的细节都考虑到位,反复推演,这才出兵。而兵出之日对于国家,对于人民都不会造成多大的震动与影响,大家还是能如常的该干嘛干嘛,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而且也正如这个帖子的作者所说,丞相善于计算筹码,善于四两拨千斤。属于给他个支点就能翘动天下风云的那种人物。而甜姜的北伐呢? 首先我们来看天时,曹魏方面虽朝堂有动荡,但在那个时期基本上还未到翻天覆地人心丧乱的地步,况北方统一日久,时间早已经不在大汉了。姜维倒也不是不看时间节点,只是他对曹魏和整个天下的局势还远远达不到洞若观火的地步,所以这个方面真的只能小打小闹,不可能再有决定命运的翻云覆雨手。 其次,地利。这基本没有什么好阐述的,若说北伐地利这东西从来也没在季汉这一边。曹魏倒是毫无疑义的占据地利。 最后,甜姜在季汉内部没有丞相人格的号召力。他魏国降将的身份甚至不能让他有来自季汉集团内部的充分认同感。他拼命的想证明自己,也足以看出他本身是充满了不安的。这样的人领兵打仗,外无助力,内又行事放不开手脚,还特别容易心理失衡而冒进,这就失去了“人和”。 以上三个方面,都还可以深刻阐述来说,我这里就懒得打字了。其实历史研究的许多学者认为,关于三国后期,季汉关于北伐的这段公案,有太多的疑问不可解。尤其是姜维身上的谜团特别多。他的许多军事行动都让人不大明白他的决策动机。也不明白他每一次军事行动失败的具体细节原因。有学者曾指出,陈寿之所以对蜀书着墨最少,甚至许多关键人物都行迹轶失,不见记载,譬如:刘备的小舅子,吴皇后的哥哥吴懿。这种分量的人物失其行止,没有丝毫的事迹录入,本身就是一种非常 不正常的现象。再譬如:费祎。他开府治事,掌握一国的最高权力,可谓是人生巅峰,其从政治国应该从他开府治事后大书特书,可偏偏也一笔带过,没有什么具体事例。姜维如此大的规模的军事行动,每一次对曹魏的战役也不可能是他自己一个人光杆司令,想到怎么干就一拍脑门子的事情,按照常理,他应该是有一个非常庞大完善的军事参谋班子,或军事集团领导班子的。但是这一切根本不见于史书!有什么人在他手下干,谁谁为他出了什么谋划了什么策,谁谁又怎么奉命执行的作战细节……这一切本来该有的,几乎完全没有!我们看到的姜维基本就是孑然一身,单打独斗。没有朋友只有敌人。有学者就曾提出,这是陈寿在当时情况下,出于对当事人和当事人后代家族保护的良苦用心。 毕竟那个时代还存在清算和复仇。 历史是为胜利者书写的。陈寿所处的那个时代更是如此。陈寿自然是良史,他或许在写作三国志的时候,绞尽脑汁,对于季汉这个前政权,把自己能写的实话都写了,不能写的都烂肚子里带坟墓里了。但是鉴于他的大面积留白,我深深相信,一个深受丞相信任与青眼的甜姜,一定是块在历史岁月里尘封的好姜。毕竟“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丹心劈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他就是季汉最后的希望与光啊!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