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七夕话玄亮之——委质定分
楼主
伊蕾聆音 2018-08-18 03:33:34
七夕话玄亮之——委质定分

长久以来喜爱玄亮的各位总是不断在史册典籍中挖掘这对千古罕见的君臣的各种小甜饼,以此来证实玄亮的感情非比寻常。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解带写诚”,“鱼水之情”等等。但是今天我们要探讨深挖的,乃是一个词汇——委质定分。

喜爱玄亮的人对“委质定分”一词的印象大都来自于《裴注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中的《江表传》。

在这里特别解释一下,《江表传》是一本图书,为西晋人虞溥所作,内容以记录江东君臣事迹为主,原书没能流传下来,我们如今还能知道此书,完全是因为裴松之大大为陈·多说一个字会死星人·寿的《三国志》做注的时候数次引用此书作为补充的史学素材的缘故。

书中如此写到:“江表传曰:瑾之在南郡,人有密谗瑾者。此语颇流闻於外,陆逊表保明瑾无此,宜以散其意。权报曰:“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玄德昔遣孔明至吴,孤尝语子瑜曰:‘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於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随人耳。’子瑜答孤言:‘弟亮以失身於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其言足贯神明。今岂当有此乎?孤前得妄语文疏,即封示子瑜,并手笔与子瑜,即得其报,论天下君臣大节一定之分。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也。知卿意至,辄封来表,以示子瑜,使知卿意。”

这本是一段与诸葛瑾相关的公案,却在孙权的回忆里牵扯进了诸葛瑾的口述,其中诸葛瑾哥哥的一句“弟亮以失身於人”无比高亮,直接闪瞎了无数玄亮党的狗狗眼,在漫天飞舞小心心之后脑洞大开,不知有多少小船文儿因此诞生。也在此光辉下,几乎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前半句,而对后面平淡无奇的“委质定分”四个字一扫而过,未加咀嚼,岂不知这四字中的含金量之重,糖分之高,不光可以和前半句“失身於人”承上启下,亦和“解带写诚”相互照应。

那么究竟什么是“委质定分”呢?

从简单的字面意义解释,“委质定分”可以联系上下文通俗的理解为:诸葛亮与刘备已经定下了君臣的名分。这个理解不能说错。但能让孙权闭嘴,并且永久打消将诸葛亮挖到江东来为自己效力的念头,可见平淡的四字中背后蕴含的千斤之力。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现在就将这四字掰散揉碎细细的说来。

翻开古书,对于“委质”一词我们能得到如下几项解释:

1、亦作“ 委挚 ”。亦作“ 委贽”。放下礼物。

古代卑幼往见尊长,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礼记·曲礼下》:“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 孔颖达 疏:“童子见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委其挚於地而自退辟之。”

汉 班固 《白虎通·瑞贽》引《曲礼》作“童子委贽而退”。

简单说明一下意思:古人相互拜访互送礼物,收礼物的人是按照礼法是需要躬身答谢送礼人的。但是未成年的童子因为年龄小,他拿着礼物去拜访前辈尊长的时候,按理受礼物的人也该回拜,但是童子怎么受得起前辈尊长的礼呢?这于礼教不合。但当面收礼物的尊长又不得不回拜,所以为了避免尴尬,童子就不面见尊长,而是将礼物恭敬地放在厅堂的地上,然后自己退出就行了。这样的行为就叫做“委质”。当然,这于我们这里的“委质”意思不符合,可以排除不计。

2、送上礼物,拜人为师。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乃今而后知先生为当世之仙人也,愿委贽为弟子。”这第二个意思很明显,无需要我多解释,大家都看得懂,但也不符合这里的“委质”的意思,也当排除。

3、弃身,置身。

唐 骆宾王 《上司列太常伯启》:“侧闻鲁泽祥麟,希委质於宣父。”

唐 白居易 《感鹤》诗:“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宋 王安石 《招吕望之使君》诗:“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

此意思也很明显,无须解释,自然也不符合,也当排除。

4、引申为臣服、归附。

晋 陆云 《盛德颂》:“ 越裳委贽, 肃慎来王。”

《魏书·张衮传》:“昔郦生一说,田横委质;鲁连飞书,聊将授首。”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钱俶在本国岁修职贡无阙,今又委质来朝,若利其土宇而留之殆非人主之用心,何以示信天下也。”

明 张煌言 《子房报韩论》:“观史载汉王归国, 子房送之南郑 。辞归,劝以烧绝栈道。此时虽为画策,尚未委贽於汉也。”

从第四条解释起,与我们想要讨论的“委质定分”中的“委质”的意思逐渐接近。按照字面的浅显意思可以翻译为:臣服归附了刘备,定下了君臣的名分。

本词条解释中的第二条第四条例子非常有意思。一是《魏书·张衮传》,有兴趣的可以去通读全文抠抠字眼,这位张衮也是明文记载有“策名委质”的魏国臣子。二是《子房报韩论》中提到张良张子房,虽然当时他已经在为汉王刘邦出谋划策了,但是那时并没有“委贽於汉也”。他的意思是张良还没有臣服归顺于汉?可见“委质”与“不委质”是不同的。这个“委质”明显除了臣服的表皮意思,还有更深的理解。

5、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国语·晋语九》:“臣委质於狄之鼓,未委质於晋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韦昭注:“言委贽於君,书名於册,示必死也。”一说下拜,表示恭敬承奉之意。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 杜预注:“屈膝而君事之,则不可以贰。” 孔颖达疏:“质,形体也……拜则屈膝而委身体於地,以明敬奉之也。”

好了,上面那堆看似简单的文言文,其实含着非常重要的典故。搞清楚它们,我们才知道究竟这颗玄亮的大糖在哪里。

首先我们来看《国语·晋语九》中提到的“委质”相关的故事。

记录的是,周天子时期晋国的一段历史,晋国中行穆子率领军队讨伐狄人,包围了一个小国家——鼓国。当然,在强大的晋国的武力面前,鼓国肯定就打败了。晋国废掉了之前的鼓国国君,又册立了一个新的鼓国国君。并且中行穆子要带已经被废掉的鼓国国君苑支回晋国,命令鼓国臣子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不是苑支的侍役不准随从。

这时候前鼓国国君苑支的臣子中有个叫夙沙厘的,带领妻子要跟从苑支。可晋国的军吏不让他跟着,并且晋国还许给他高官厚禄引诱他,希望他放弃跟随旧君主。于是夙沙厘便慷慨激昂地对晋国的人说:“臣委质於狄之鼓,未委质於晋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翻译一下:夙沙厘回答说“我是前鼓君苑支的臣子,而不是晋国后立的那位新的鼓国君主的臣子。我听说:向君主献礼称臣,就不能再有二心。委身成为臣属,就要效忠到死,这是古代的法则。并且补充说道:“我君是事,非事土也。名曰君臣,岂曰土臣?今君实迁,臣何赖于鼓?”继续翻译一下他的意思就是:“我侍奉的是我的君主,又不是这片土地,说的是为君主的臣子,又不是名为土地的臣子!现在我侍奉的君主已经离开这片土地了,我作为他的臣子不跟随他一起走,还赖在鼓国这里干啥?”

好,饱含着耐心看完了从这段长长的取自《国语》的历史故事的亲们别着急,我们再来看来自下头注解下面第二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的那条补充解释:“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屈膝而君事之,则不可以贰。”。

这里我又要解释一下“策名”了。“策名”就是君主把已经“委质”于他的臣子的名字写在竹简之上。这样可以表示臣子的位份和他所归属的君主,从而有助于明确君臣谱系。“策名”有策名之礼。在遥远的周礼时代,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就有君臣关系,就要对周天子朝聘,纳贡。这叫“朝聘之礼”。这种制度由天子而下诸侯,诸侯与自己封地上的士大夫,在明确缔结主从君臣关系时,就也需要士向效忠的诸侯王赠送礼物,也就是臣向君“委贽”——“贽”通“质”。君主在仪式上接受礼物,并且将臣服于自己,愿意为自己竭心尽力效忠的士大夫的名字用笔书写在竹简编成的“策”上,此为“策名”。其整个关系的确立,就是“策名委质”。

“策名委质,贰乃辟也。”“屈膝而君事之,则不可以贰。”

“辟”字在此念“bi”四声,解释是:罪,罪行。

翻译一下就是:已经策名委质了的臣子如果做了二臣,那就是有罪的。   屈膝侍奉君主不可以再有二心(或者说不可以再侍奉别的君主,也就是二臣)。



-

---此帖由王梦思明在2018/8/18 13:47:15编辑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分享
Re:
2
伊蕾聆音 2018-08-18 03:37:05

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终于可以好好理解下所谓臣“委质”于君的丰富内涵,以及与玄亮的关系了。

   首先,从诸葛瑾哥哥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明确得知当时诸葛亮已与刘备“委质定分”。这是毫无疑义的。时间在赤壁过江东之前。臣子一旦“委质定分”,“委质策名”,则终生能且只能效忠于与他有“委质”之礼,“策名”之实的那一位君主。不可以再改投别家。否则则被视为有罪的二臣,是要在礼教下受严重道德批判的。换言之,诸葛亮生生死死都只能是刘备的臣子。这种君臣关系一经确立,便无可更改。(这也是开头孙十万一听说诸葛亮已经委质定分于刘备便不再多说的原因,因为他再喜欢诸葛亮,也知道自己这辈子没戏了。诸葛亮不可能事二主。而且礼法上也不允许孙十万打主意挖墙角了。)

   与君主“委质定分”有“策名”之礼的臣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了该君主的“家臣”或“私臣”。君臣关系的亲密度是非比寻常的。比如我们之前讲鼓国夙沙厘忠于自己的君主苑支的故事。苑支与夙沙厘是互为“策名委质”的一对君臣,因而苑支落难时夙沙厘可以理直气壮地选择生死相随,还明确放话说“我只效忠苑支,又不效忠这片国土!”在明白两人间存在这种特殊的君臣关系后,晋国中行穆子也只得感慨钦佩夙沙厘的为臣之忠,放夙沙厘去跟随他的落魄君主,而不可再强行留下他,要求他做二臣,——于礼法不合,也是陷人于有罪。虽然我很不想承认,并且觉得这似乎有点在黑我爱的丞相,坐实了许多讨厌“砖家叫兽”说的“诸葛愚忠说”“诸葛北伐报恩说”,但是事实就是事实。简单点理解就是,与刘备“委质定分”后,诸葛亮一生只倾心效忠刘备(这时候别扯刘禅,刘禅是托孤,而且是刘备的儿子),哪怕汉献帝亲手写个诏书要征辟他来朝廷当官,他也是不会去的,或者说不能去的,因为他“委质”于刘备,而不是“委质”于汉天子。他不接受汉庭的官职封赏。他的官职与封赏都从刘备那儿来。因为他契约已定,他终生是刘备的臣。




---此回复由王梦思明在2018/8/18 13:56:49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3
伊蕾聆音 2018-08-18 03:38:03
  不是所有臣子都是“委质策名”的臣子。
  臣子有两种。一种明确“委质”,比如诸葛亮。一种则不委质。不委质的臣子就是“幕宾”“幕僚”或者“客卿”。古代的君臣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臣子有必须对君主从一而终,死节相报的道德要求。大家不要被后世宋元明清朱明理学道德泛滥后的君臣观念给误导了。尤其清朝那种奴才品格,简直遗毒太深!事实上古代的君臣关系是多元化的。否则孟夫子也不会说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了,按后世的混账逻辑,君主把你怎么着你都该生受着,没人格没尊严,居然还敢记仇?岂非大不敬?事实上,在古代,尤其分裂的乱世之中,一般做臣子的大多不委质。

   客卿和幕宾与其说是臣子,不如说是给君主老板打工的打工仔。今天这个老板好,我就跟他混,明天不行了,他公司要垮了,我又换一个人跟。因为你不是“委质”于该君主的臣子,所以你大可以自由跳槽,不存在任何道德批判。比如曹操手下的能人异士甚多,许多就是从侍奉了别的主公又来侍奉他的。这些都是没有与前主公“委质策名”的人。比如:郭嘉,贾诩,等等~~,所以他们后来又侍奉曹操也没啥大不了,并没有任何在君臣道德上被人揪着打脸的话题。还有一位特别该提一提的荀令君,荀彧明显也没有“委质”于曹操,而是“策名”于汉室,所以他终其一生都坚持道德操守,认定自己是汉臣,最后在面对曹老板的野心时悲剧了。我钦佩荀令君的为臣之忠。

   还有人可能要跟我提吕布,说这位怎么跳槽了被人指着骂啊?问题是吕温侯被人骂不是跳槽不跳槽的问题好吗?是他跳槽就算了,还每跳槽一次就搞死自己的前老板好吗?这才是重点好吗?这放哪儿也容不下吧? 三国时期是乱世,有本事的人大多数是非常现实的,都不肯随便吊死在一棵树上,所以“策名委质”这种君臣关系实际上建立得并不多。毕竟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就是终生不可更改的,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也可以戏谑地说这结婚证一旦扯了,想离异那是不行的。而且最麻烦惨烈的是,乱世烽烟,朝不保夕,如果“委质”于他的这个“君”一旦横遭劫难,不幸身死,那么他的这个与他有一对一绑定关系的臣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性子烈点的肯定就自杀以殉,性子软的即便活着也终生失去了再出仕的机会,因为他们已经不能侍奉别的君了。往俗气了说就是:生是你的臣,死是你的臣。

   而“委质策名”郑重定下名分的臣子,君主对待他也肯定与别的没有“委质”的臣子不同。那就是心腹肱股。待遇好的,是可以直接代表君主的。你理解了这个,许多过去关于玄亮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为什么孙十万会言谈间屡屡把诸葛亮与刘备视为一家子;为什么有什么外交内政的事儿都要问诸葛亮的意见,不去问别人;为什么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年纪轻轻位高权重,连简雍这样的老油子外带主公发小见了他都得正襟危坐满怀尊敬而不是心有不服的发牢骚;为什么关羽听了诸葛亮“美髯公”的表扬要把信件给所有人看,骄傲得不得了~~~,这里面固然有诸葛亮自身的人格魅力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艺术在,我相信他的“委质定分”也是他在众人中凸显极强道德品质优势,从而受人钦佩景仰的重要原因。 或许看到此处又有人会问我,难道刘备集团中只有诸葛亮“委质”,别的没有人“委质”表忠心不成?那不能够啊,刘备那儿最不缺的就是忠臣啊! 或许还真被你说着了,忠臣是有的,但明确“委质定分”策名于竹简之上的重臣,恐怕还真的没准只有诸葛亮一个。

   首先我们来看关张,他们都是刘备最早期发窝子时候的兄弟,那时候刘备自己哪里有资格自己称“君”?小人物一个,后来一直也没有成什么大的气候,说不到自己当君主,也没有给手下弟兄“策名委质”的资本,颠沛流离的,能保着命不丢就不错。这期间关羽还被曹操给掳走过一阵,既然关二爷能顺利在曹老板那边上岗,更可见没有“委质”的位份。糜家兄弟是刘备落魄时候的赞助商和金主,刘备供着他们这对小舅子感激他们还来不及,哪里可能和他们确定此种君臣关系,所以也不可能。简雍孙乾也算是一起发窝子的兄弟伙伴,不可能“策名委质”的理由同上。赵云从公孙瓒那边过来的,都是老乡,也谈不上“委质”。陈到常年跟随倒是有可能,但是他是个武夫,估计不会和刘备玩儿这种复杂的古礼,想想就矫情得不行。后期的马超黄忠魏延法正许靖庞统刘巴刘琰等人也不大可能,尤其是马超许靖这些人,人家地位高名声大,刘备还得借着他们的光,而且许靖那种老油条,明哲保身,怕死起来墙都敢爬的,你让他“委质”于刘备从此吊死在一颗树上?那岂非搞笑。 法正庞统我本来觉得还可能性大点,但是先前搜集资料时曾看到“委质定分”的臣子似乎也确实不是人人做得的,有一条前提要求就是此前未侍奉过别的主君,当过其他人的幕僚幕宾也不行,定要“未曾出仕”的。按照这个要求刘备这里的重臣中简直就刷下去了一大片人,法正庞统赵云这些都不行了。 徐庶徐元直半途跑路了,肯定也不可能是委质定分过的。 如此说起来,还真的只剩下了诸葛亮。或许还有别的臣子也曾“委质”过,只是地位权利时间节点都没法相提并论了。 不过喜欢季汉其他人的亲们不要揪心,“委质策名”说到底不过是一种君臣确立关系的仪式而已,看二爷三爷云妹儿这些人等都没做过不也一点不耽误他们对刘备一辈子忠心耿耿吗,对不对? 像我们可爱的丞相这样确凿无疑的,坚持把自己全身心都给了大宝备陛下,还按照古礼签订了“死不悔改”“终生有效”合约书,表示“你要是咋了,人家也不过了,要不我也随你去了,要不我就剃头出家去!反正人家再不侍奉别人~~~嘤嘤嘤嘤嘤~~~~”的,估计也是玩儿心太大~~~~幸好天可怜见的~~~他们君臣谁也没负了谁,两个人签协议书之前都眼光奇准,遂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此回复由王梦思明在2018/8/18 14:01:26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4
伊蕾聆音 2018-08-18 03:38:36

好了,最后给大家上一段胡七八糟加了不少脑补的“委质策名”仪式该是咋样的。大家信不信随便啊~~~~一家之言,权当玩乐,不要问我要依据,这几天看资料都看烦了。

  时间节点应该在我们可爱的丞相,彼时还是才出茅庐不久的二十几岁小鲜肉去江东游说之前。因为从孙十万想挖墙角是在他去到江东,孙十万“睹亮奇雅”之后,赤壁大战前。 应该是我们可爱的丞相当年自己开口提的。大耳朵没这么矫情,按照他的心性也绝对不会要求对方必须对自己如何如何不离不弃。唯一该疑问的就是不知道我们的大耳朵主公昔年的陛下对年轻的丞相他到底做了啥,反正“情好日密”“如鱼得水”的后果就是“谓备雄姿杰出”。——不知为啥每次看到这个我都觉得有点污啊~~~~囧。

   于是,丞相自己提了。一颗红心捧上,要求今生“委身”,喔不,划掉,是“委质”为臣。我估计当时大宝备感动得绝对快“晕故戚了”~~~!一定是热泪盈眶的,绝对有!!!不接受反驳!!!!虽然本着理性他还是不想把这位年轻的诸葛先生和自己拴死死,怕自己啥也给不了人家,耽误人家前程甚至性命,但是对方很坚持,又考虑再三,觉得自己要给这个年轻人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的话,一定要让他名正言顺的重要,与众人不同,下大力气栽培起他来也让其他人没闲话好说,而且诸葛先生也愿意借此仪式为群臣做榜样,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和忠心,以及对自家主公无比的信心。这是群臣中的正能量!没准儿丞相当年还忽悠大宝备说这样我去江东办事儿的时候才好“三个代表”你呀!所以当年的陛下傻乎乎点头答应了。 接下来举行仪式,“委质”的仪式中,君要接受臣的献礼。我们才出仕的丞相遂当着众人解下腰带,奉与主公,用“解带写诚”的方式表示自己不光正式出仕,而且我不是来做客卿的,我是来做万世不改舍你其谁的真臣子的。从此是生是死,风里雨里刀光剑影里,我对你不离不弃,直到我咽下最后一口气,我都是你的臣子,会对你忠诚到底。 大耳朵主公很感动,眼泪汪汪,拿笔的手都抖啊抖的,在特制的宽竹简上一笔一划地写上“诸葛讳亮,字孔明,某年某月某日策为左将军刘备属下某某官职”。(知乎上就有人明确提出“委质定分”不光是委质,还要定分,定分意味着诸葛亮在未去江东前就肯定该得到了官职,只是史书不见记载,当我们看到的时候他已经是军师中郎将了~~~坐火箭“嗖”地窜上去的~~~~)策名后,将写好的竹简遍视群臣。再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一份礼物赠与向自己跪拜称臣的诸葛亮,表示今生永不忘记这份忠诚。君此生绝不负臣。(啥礼物请自行想象。一定又特殊又贴心。没准儿丞相一辈子念念不忘贴身收着了。) 君臣互行跪拜之礼。 还要不要发发誓啥的想要说点啥的随你们啊,我不管了。 大概就酱。  

最后:也有人说“委质定分”那不过是一个说法,所表示的含义没有那么复杂深沉,仪式什么其实不存在的。我也支持抱有这种看法的朋友,毕竟网上大家都是好玩儿嘛,爱信信咯。我只是提供有趣的知识点和脑洞给大家分享,并且方便自己或者文笔好的朋友写文儿而已嘛~~~~~~ 我只是想到一根筋除了陛下再不愿做其他人臣子的丞相真的是萌萌哒好可爱。而且“危难之间”,最可能最有条件弃大宝备而去时,不肯投降曹操也不肯去入仕江东,执拗地偏偏说“不”,我就是要你明白你要是没了我这辈子也不过了,你给我打起精神争气一点啊喂大耳朵~~~~!!!于是大耳朵吸溜吸溜地抹着眼泪儿鼻涕的地努力挣命去也。从同人的角度看,唉~~~~太有爱了有木有!!!!! 快点比比小心心!!!!!    


---此回复由王梦思明在2018/8/18 14:05:15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5
伊蕾聆音 2018-08-18 03:41:00
这字体大小为啥编辑不了了??????简直绝望了~~~请梦姐你给帮忙弄弄吧~~~我这里怎么编辑都不对~~这个字体看着简直辣眼睛。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6
蜗牛 2018-08-18 07:32:48
陛下感动得快“晕故戚了”(>^ω^<)太可爱了。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7
petct 2018-08-18 07:35:37
有人根据资料推断诸葛亮很可能是左将军长史。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8
王梦思明 2018-08-18 14:11:06
那么我有一个小小地问题,既然诸葛亮只忠地刘备,不接受汉庭的招请,那么他的官职,是汉军师中郎将,汉军师将军呢?还是别的啥?

虽然,我希望历史上真的存在这样的古礼,像一个生死文约,把两个人死死捆在一起。但是,我不是更愿意,这是两个人在互相发现其价值与人格魅力后,自发形成的默契。

诸葛长脸说的话,不难看出,一向大大咧咧的刘备,在对待诸葛亮这个年青人身上,是很认真的。有可能真的像《演义》里一样,在某一天,某种情境的迫使下,赠与剑印,明定了他的身份,这也就是所谓的委质定分吧。这在刘备手下其他人身上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但是说丞相一生被这个委质定分束缚住,有点儿。。。咋说咧,太小看他了。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9
emma24lucy 2018-08-18 15:37:37
伊蕾写的好棒啊,我文史不太行,但看着也觉得易懂。受教了。

后面的脑补简直倍儿爽啊!!!七夕节,领证儿节!201314太应景儿有木有~~

梦姐说的这个也不矛盾啊,哪有上来就委质定分的,最起码要有一阵子的磨合(比如亮亮出山到联吴前)。有了感情基础才扯证啊,怎么说也是一辈子的事儿。。。
















---此回复由emma24lucy在2018/8/18 15:39:29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0
格格巫 2018-08-18 17:21:42
脑补军师和他哥blabla咋委质的咋定分的,子瑜大人一脸懵圈。。。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1
王梦思明 2018-08-18 17:50:22

引用 格格巫 在 2018/8/18 17:21:42 时发表的内容:
脑补军师和他哥blabla咋委质的咋定分的,子瑜大人一脸懵圈。。。


子瑜一脸惋惜地看着弟弟:我这弟弟算是喂了大灰狼了。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2
伊蕾聆音 2018-08-18 19:56:55
他受的官职是左将军刘备给予的军师中郎将。他一辈子也么有接受过来自汉献帝的那个汉庭的官职和任何册封。所谓的“汉军师中郎将”或者是“汉军师将军”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什么他后来又是“汉丞相”呢?因为当时刘备已经建立了国家,国号为“汉”。简单来说是“蜀汉”,不是“东汉”。他接受的依旧是来自于刘备的册封。不知这么解释是不是清楚啦?至于“委质定分”,我想确实也不会真的束缚到没有绝对道德的人,但是丞相他显然不是,他对自己道德标准的要求还真的是古往今来出名的高高高。更多的,我相信他是心甘情愿,爱戴尊敬这位主公,愿意终生只侍奉他一人,生死无悔的。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3
蜗牛 2018-08-18 21:34:10
三国志后主传里也有提到“委质”二字:“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委质做归顺、归附讲,大概和这里的意思相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4
王梦思明 2018-08-18 22:41:29

引用 伊蕾聆音 在 2018/8/18 19:56:55 时发表的内容:
他受的官职是左将军刘备给予的军师中郎将。他一辈子也么有接受过来自汉献帝的那个汉庭的官职和任何册封。所谓的“汉军师中郎将”或者是“汉军师将军”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什么他后来又是“汉丞相”呢?因为当时刘备已经建立了国家,国号为“汉”。简单来说是“蜀汉”,不是“东汉”。他接受的依旧是来自于刘备的册封。不知这么解释是不是清楚啦?至于“委质定分”,我想确实也不会真的束缚到没有绝对道德的人,但是丞相他显然不是,他对自己道德标准的要求还真的是古往今来出名的高高高。更多的,我相信他是心甘情愿,爱戴尊敬这位主公,愿意终生只侍奉他一人,生死无悔的。

刘备当时为左将军,他有资格册封诸葛亮么?他还是要装模做样的上表朝,假借汉献帝的名义来册封的吧。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5
王梦思明 2018-08-18 22:42:25

引用 蜗牛 在 2018/8/18 21:34:10 时发表的内容:
三国志后主传里也有提到“委质”二字:“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委质做归顺、归附讲,大概和这里的意思相近。


不惮屈身委质,翻译一下就是不怕委屈自己而委质。这么看,大家都觉得诸葛亮跟刘备屈才了?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6
petct 2018-08-18 23:21:45

引用 王梦思明 在 2018/8/18 22:41:29 时发表的内容:

引用 伊蕾聆音 在 2018/8/18 19:56:55 时发表的内容:
他受的官职是左将军刘备给予的军师中郎将。他一辈子也么有接受过来自汉献帝的那个汉庭的官职和任何册封。所谓的“汉军师中郎将”或者是“汉军师将军”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什么他后来又是“汉丞相”呢?因为当时刘备已经建立了国家,国号为“汉”。简单来说是“蜀汉”,不是“东汉”。他接受的依旧是来自于刘备的册封。不知这么解释是不是清楚啦?至于“委质定分”,我想确实也不会真的束缚到没有绝对道德的人,但是丞相他显然不是,他对自己道德标准的要求还真的是古往今来出名的高高高。更多的,我相信他是心甘情愿,爱戴尊敬这位主公,愿意终生只侍奉他一人,生死无悔的。

刘备当时为左将军,他有资格册封诸葛亮么?他还是要装模做样的上表朝,假借汉献帝的名义来册封的吧。




汉朝是二元君臣制啊,左将军可以自己开府,当然可以自行征辟属官,这是他的私属臣子,和大汉皇帝无关的。再比如诸葛亮丞相府那些府官,如果没有朝中的官职,那就是诸葛亮私人的属官,和刘禅毫无关系,也不需要他批准。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7
王梦思明 2018-08-18 23:26:18

引用 petct 在 2018/8/18 23:21:45 时发表的内容:

引用 王梦思明 在 2018/8/18 22:41:29 时发表的内容:

引用 伊蕾聆音 在 2018/8/18 19:56:55 时发表的内容:
他受的官职是左将军刘备给予的军师中郎将。他一辈子也么有接受过来自汉献帝的那个汉庭的官职和任何册封。所谓的“汉军师中郎将”或者是“汉军师将军”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什么他后来又是“汉丞相”呢?因为当时刘备已经建立了国家,国号为“汉”。简单来说是“蜀汉”,不是“东汉”。他接受的依旧是来自于刘备的册封。不知这么解释是不是清楚啦?至于“委质定分”,我想确实也不会真的束缚到没有绝对道德的人,但是丞相他显然不是,他对自己道德标准的要求还真的是古往今来出名的高高高。更多的,我相信他是心甘情愿,爱戴尊敬这位主公,愿意终生只侍奉他一人,生死无悔的。

刘备当时为左将军,他有资格册封诸葛亮么?他还是要装模做样的上表朝,假借汉献帝的名义来册封的吧。




汉朝是二元君臣制啊,左将军可以自己开府,当然可以自行征辟属官,这是他的私属臣子,和大汉皇帝无关的。再比如诸葛亮丞相府那些府官,如果没有朝中的官职,那就是诸葛亮私人的属官,和刘禅毫无关系,也不需要他批准。

哦是这么回事,那这个军师中郎将和军师将军都是左将军刘备的属官?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8
petct 2018-08-18 23:39:13

引用 王梦思明 在 2018/8/18 23:26:18 时发表的内容:

引用 petct 在 2018/8/18 23:21:45 时发表的内容:

引用 王梦思明 在 2018/8/18 22:41:29 时发表的内容:

引用 伊蕾聆音 在 2018/8/18 19:56:55 时发表的内容:
他受的官职是左将军刘备给予的军师中郎将。他一辈子也么有接受过来自汉献帝的那个汉庭的官职和任何册封。所谓的“汉军师中郎将”或者是“汉军师将军”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什么他后来又是“汉丞相”呢?因为当时刘备已经建立了国家,国号为“汉”。简单来说是“蜀汉”,不是“东汉”。他接受的依旧是来自于刘备的册封。不知这么解释是不是清楚啦?至于“委质定分”,我想确实也不会真的束缚到没有绝对道德的人,但是丞相他显然不是,他对自己道德标准的要求还真的是古往今来出名的高高高。更多的,我相信他是心甘情愿,爱戴尊敬这位主公,愿意终生只侍奉他一人,生死无悔的。

刘备当时为左将军,他有资格册封诸葛亮么?他还是要装模做样的上表朝,假借汉献帝的名义来册封的吧。




汉朝是二元君臣制啊,左将军可以自己开府,当然可以自行征辟属官,这是他的私属臣子,和大汉皇帝无关的。再比如诸葛亮丞相府那些府官,如果没有朝中的官职,那就是诸葛亮私人的属官,和刘禅毫无关系,也不需要他批准。

哦是这么回事,那这个军师中郎将和军师将军都是左将军刘备的属官?




军师中郎将是刘备发明的官名,军师将军在汉朝历史上只短暂出现过一次,根本不是汉朝常任官职。所以诸葛亮不是汉官,是左将军,大司马刘备的属官。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9
王梦思明 2018-08-18 23:41:06

引用 petct 在 2018/8/18 23:39:13 时发表的内容:

引用 王梦思明 在 2018/8/18 23:26:18 时发表的内容:




哦是这么回事,那这个军师中郎将和军师将军都是左将军刘备的属官?



军师中郎将是刘备发明的官名,军师将军在汉朝历史上只短暂出现过一次,根本不是汉朝常任官职。所以诸葛亮不是汉官,是左将军,大司马刘备的属官。

哦哦。。。。。那刘备手下有隶属于汉而不属于他的人吗?关羽?马超?射援?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0
petct 2018-08-18 23:43:57

引用 王梦思明 在 2018/8/18 23:41:06 时发表的内容:

引用 petct 在 2018/8/18 23:39:13 时发表的内容:

引用 王梦思明 在 2018/8/18 23:26:18 时发表的内容:




哦是这么回事,那这个军师中郎将和军师将军都是左将军刘备的属官?



军师中郎将是刘备发明的官名,军师将军在汉朝历史上只短暂出现过一次,根本不是汉朝常任官职。所以诸葛亮不是汉官,是左将军,大司马刘备的属官。

哦哦。。。。。那刘备手下有隶属于汉而不属于他的人吗?关羽?马超?射援?




汉中王劝进表前面的吉祥物啊…哈哈哈,还有刘备自己。当然汉官关羽也在心头肉肉诸葛亮后面,然而上完表关羽就不是汉官了……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1
王梦思明 2018-08-19 00:30:24
心头肉肉这个称呼很萌啊。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2
伊蕾聆音 2018-08-19 14:48:42

感谢子非,解释得非常完美。所以就是这个意思啦!免得我再解释了··、哈哈哈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3
疎逸 2018-08-20 01:04:38
原来委质定分这么有意义的,孔明是效忠大备备的。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人投降可以被信任,有人就被杀了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4
王梦思明 2018-08-20 01:26:48

引用 疎逸 在 2018/8/20 1:04:38 时发表的内容:
原来委质定分这么有意义的,孔明是效忠大备备的。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人投降可以被信任,有人就被杀了


有人被杀不是因为他们委质了吧。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5
蜗牛 2018-08-20 13:05:54

引用 王梦思明 在 2018/8/18 22:42:25 时发表的内容:

引用 蜗牛 在 2018/8/18 21:34:10 时发表的内容:
三国志后主传里也有提到“委质”二字:“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委质做归顺、归附讲,大概和这里的意思相近。


不惮屈身委质,翻译一下就是不怕委屈自己而委质。这么看,大家都觉得诸葛亮跟刘备屈才了?



阿斗归顺了曹魏,他是屈身了,重点应该是加了屈身二字吧。
---此回复由蜗牛在2018/8/20 13:07:41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26
18516831773 2020-09-20 22:44:05
为什么我有点失落,这样一来岂不是好像大耳朵对丞相的信任是因为委质定分了一样。。。我还是觉得大耳朵是因为丞相的能力而信任他的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27
15146349900 2023-12-11 23:59:24
啊啊啊啊磕晕了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快速回复: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